从FMR零售商看超市发展趋势|清美、成山农场、淘小胖
“超市餐饮化、餐饮超市化”趋势愈发明显。 过去二十年,中国超市行业经历了从黄金发展期到瓶颈期的剧烈转变。大型综合卖场曾是商超王者,但随着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、电商冲击以及疫情催化,大型综合卖场这种“大而全”的模式逐渐陷入困境。 与此同时,以生鲜为主、注重服务和熟食品质的食品超市却逆势崛起,成为“艰难时期”的绝对黑马,展现出能够颠覆现有市场格局的潜力。 可以说,“超市餐厅化、餐厅超市化”趋势逐渐浮出水面。洞察FMR的零售商发展现状,可见一斑。 淘小胖:用餐饮重构零售逻辑 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“淘小胖”,可以看到上万条关于这家超市的走心评价。 说起“淘小胖”,也许很多人从没听说过这家超市,这是因为淘小胖自开业以来一直保持低调,其创始人也很少出来讲课或者做公开营销。 然而,就是这个众人眼中“不起眼”的角色,成了中国超市零售业的一匹新黑马。淘小胖仅用3年多时间,就在河南的郑州、商丘、安阳等地开设了6家分店。据市场人士透露,淘小胖2024年总营收达6亿元,2025年预计可达10亿元,平均每家店年销额可达1.5亿元以上。 从利润来看,淘小胖2024年实现了1500万元的利润,而其2025年的利润目标则是3000万元,在如今国内经济发展趋缓的大环境下,这种翻番的利润增速不可不谓亮眼。 那么,淘小胖为什么能如此受到市场欢迎呢? 秘诀就在于淘小胖的“食品馆”。 走进淘小胖店堂,扑面而来的就是烘焙的香气和琳琅满目的熟食。烤类区,金黄酥脆的烤鸭、烤鸡泛着油润光泽,外皮酥脆内里鲜嫩,扑鼻的焦香让人直咽口水;卤味区,醇厚的卤汁浸润着牛肉、猪蹄,酱色透亮香气四溢,每一口都饱含老卤的精华;凉拌区,五颜六色的时蔬清爽悦目,赏心悦目的色彩搭配,令人顿时食欲大增。 与传统商超将熟食区作为边缘配套不同,淘小胖将其食品馆作为战略重心。这就是淘小胖的核心策略——用餐饮重构零售逻辑。 目前,淘小胖主要经营2000-5000平方米左右的中型超市,以食品馆为特色,且在生鲜、生鲜加工能力、熟食、餐饮等方面都表现出色。例如,淘小胖单单熟食SKU就达到了千支,丰富了商品种类,营造出烟火气氛围,并成功地将食品潮流本地化。 成山农场:加工区占总面积 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超市业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,这在西安市雁塔区的成山农场曲江店表现得淋漓尽致。 拿成山农场曲江店举例,该店经营面积2200平方米左右,加工区面积达810平方米,占门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。 一进成山农场曲江店,映入眼帘的是排成长龙的顾客队伍,以及菜品新鲜、种类繁多的商品,周遭试吃的吆喝声更是此起彼伏。这种市井体验感,也让成山农场在本地超市中,被消费者冠以 “西安小胖东来”的美名。 要知道成山农场的创始人刘帅伟是1994年出生的,创业时间短于同行,成山农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市场曝光,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传统商超业态的萎缩,为新业态的萌生释放了机会,而成山农场则是成功抓住了市场的空白期,结合其特定的运行逻辑,占领了一大部分市场的心智。 例如,成山农场最大的一个标签——生鲜自营占比高达95%,这个数据的确远高于国内很多同行。 “通过将加工品类独立运营,超市避免了蔬果、肉类的同质化价格竞争,转而以口味和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。”成山农场董事长刘帅伟说到,“曲江店加工区涵盖烘焙、轻食、小吃、卤制品、熟食、面点等十几个品类,销售额已超越蔬果类。近两年来,我们也加大了在烘焙上的投入。目前来看,烘焙品类的经营已进入轨道,后续新开门店也将作为重点品类进行打造。” 清美:现制现售“品上生活” 首店开业 众人对清美的印象,可能还停留在“小型社区超市”这一概念:下班后,遛个弯捎带去买菜,顺手再买点水果,方便快捷。 但其实,清美已经悄悄进阶PLUS版(增强版),开发出“自己种、自己养、自己采、自己销”的超级自营市场。7月9日,清美首家“品上生活”店开业。5000平方米的大场地,超过6000的SKU,并开设12个不同品类的档口。“品上生活”从老百姓熟悉的清美豆制品、糕点、蔬果,到清美首次引入的现制、现售烘焙、卤味、寿司等产品,全然打破了上海市民以往对清美这位“家门口的老朋友”的原有认知。 清美这家店突出的亮点就是现制、现销,以及熟食区面积超大。烘焙甜品是现场烘焙加工的,还有水饺、面条、烤鸡、肉丸、炒货等也是现场制作,顾客可以隔着玻璃清晰目睹制作全过程,操作卫生状况一目了然,食材及成品也是十分新鲜。 据悉,未来两年,清美计划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开设20家以上的大型直营门店,单店面积预计在5000-10000平方米,熟食区将是这些店的最大特色。 可见,清美未来也将朝着“超市餐饮化、餐饮超市化”这个方向全面发力。